要用什麼標準來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有錢?人均GDP(國民平均所得)、國際貧窮標準(人均GDP低於日均所得1美元)是一個很基本的判斷標準。
目前中國廣大貧窮農村人口7億,其中有2.1億人活在國際貧窮標準線以下!根據博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國經濟學家陳破空先生所著的《關於中國的100個常識》,對中國貧窮農民的生活有極鮮明的描寫──
他們收入極低、負擔極重。就在風景名勝黃山腳下,貧困戶竟高達80%,每戶家庭僅以5塊錢就過一個年。農村子弟大批失學,並不時傳出悲劇:考上大學前後,因交不起學費,或孩子臥軌,或母親上吊,或父親服毒。
進城打工的民工,工資微薄,且慘遭拖欠,無數民工為討薪而走上絕路。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工人遭受最深重剝削,工資低,工時長,這恰恰是中國產品低廉的根本原因。拆遷戶、上訪群眾等弱勢群體被驅趕、被鎮壓的淒涼處境更是自不待言。
2007年中國的人均GDP為2,480美元,位居全球第104名。相對於世界上其他的華人社會,中國是一個極為貧窮的國家。
第二個問題:中國是不是人多所以貧窮?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關於中國的100個常識》做了清楚的對比。如果用不同的制度來對照,當年的西德與東德(人口:前者為後者3.5倍),如今的南韓與北韓(人口:前者為後者2.5倍)。但人多的西德與南韓,經濟力卻遠勝人少的東德與北韓。所以,錯誤的制度才是貧窮的原因。
再以相同的社會制度但人數不同來相比,美國與加拿大(人口:前者為後者10倍),香港與澳門(人口:前者為後者15倍)。但人多的經濟力強。因此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人口多有助於經濟強度。全球經濟前三強美、日、德都不是人口稀少之國,日本和德國的人口稠密度更超過中國。
就算是拿中國自己的東西部來對比,東部人口多而稠密,西部人口少而稀薄。前者經濟比較發達,後者相對落後形成東西部差距。如果真的是人多就會貧窮,那麼西藏人口既少且稀,為何經濟活力沒有稱冠中國?
所以用「人口多」作為貧窮的理由,是中共推卸責任的藉口,世人不必隨其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