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中國究竟是不是一個富有的國家?

要用什麼標準來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有錢?人均GDP(國民平均所得)、國際貧窮標準(人均GDP低於日均所得1美元)是一個很基本的判斷標準。

目前中國廣大貧窮農村人口7億,其中有2.1億人活在國際貧窮標準線以下!根據博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國經濟學家陳破空先生所著的《關於中國的100個常識》,對中國貧窮農民的生活有極鮮明的描寫──

他們收入極低、負擔極重。就在風景名勝黃山腳下,貧困戶竟高達80%,每戶家庭僅以5塊錢就過一個年。農村子弟大批失學,並不時傳出悲劇:考上大學前後,因交不起學費,或孩子臥軌,或母親上吊,或父親服毒。

進城打工的民工,工資微薄,且慘遭拖欠,無數民工為討薪而走上絕路。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工人遭受最深重剝削,工資低,工時長,這恰恰是中國產品低廉的根本原因。拆遷戶、上訪群眾等弱勢群體被驅趕、被鎮壓的淒涼處境更是自不待言。

2007年中國的人均GDP為2,480美元,位居全球第104名。相對於世界上其他的華人社會,中國是一個極為貧窮的國家。

第二個問題:中國是不是人多所以貧窮?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關於中國的100個常識》做了清楚的對比。如果用不同的制度來對照,當年的西德與東德(人口:前者為後者3.5倍),如今的南韓與北韓(人口:前者為後者2.5倍)。但人多的西德與南韓,經濟力卻遠勝人少的東德與北韓。所以,錯誤的制度才是貧窮的原因。

再以相同的社會制度但人數不同來相比,美國與加拿大(人口:前者為後者10倍),香港與澳門(人口:前者為後者15倍)。但人多的經濟力強。因此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人口多有助於經濟強度。全球經濟前三強美、日、德都不是人口稀少之國,日本和德國的人口稠密度更超過中國。

就算是拿中國自己的東西部來對比,東部人口多而稠密,西部人口少而稀薄。前者經濟比較發達,後者相對落後形成東西部差距。如果真的是人多就會貧窮,那麼西藏人口既少且稀,為何經濟活力沒有稱冠中國?

所以用「人口多」作為貧窮的理由,是中共推卸責任的藉口,世人不必隨其唱和。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日】(明慧記者沈容、劉文新台灣台北報導)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一日下午三點,溫暖舒服的陽光輕柔灑下,一個個美麗雅緻的仙女,在台北市士林區公民會館前,提著花籃以燦爛的笑容迎接一群群湧進的人潮。天國樂團與旗鼓隊以悠揚的樂聲、鼓聲為為期十四天的「真善忍國際美術巡迴展覽」揭開盛大序幕。

 

 

 
民眾認真聽建中美術老師周怡秀的解說

 


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清郎教授(戴帽者)前來觀畫

 


張清郎教授的夫人(左)專注聽著張錦華教授的解說

   


前考試院長姚嘉文蒞臨「真善忍國際美展」致詞

真善忍國際美展由全球十多位不同背景,修煉法輪功的藝術家們共同創作出來,他們用畫筆和生命,畫出一幅幅真實卻又感動人心的作品,不論是在台灣及世界各地都引起熱烈的迴響。而在這次展覽的四十七幅作品中,有十七幅新作加入展出。

台灣法輪大法學會理事長張清溪非常感謝現場諸位嘉賓的蒞臨,張清溪表示,這一次真善忍國際美展是法輪功學員在修煉過程中感受到修煉對身、心、靈的提升與幫助,透過純淨美好的繪畫作品來展現。同時面對中共長達九年的迫害,法輪功學員也用他們的畫作,表達堅忍不撓的精神,希望可以感動世人、淨化人心。

前考試院長姚嘉文上台表達對美展的鼓勵與肯定,姚院長表示,在和對岸往返交流的過程中,他曾說,如果中共不能善待容忍法輪功,就不能和台灣平等交流。姚院長一番話,引起現場民眾的熱烈掌聲。

姚院長也笑說,他出國到各個城市時,經常看到法輪功學員在煉功、講真相,尤其看到自己台灣大學的學弟張清溪教授是一個如此正派的人,看到台灣有眾多的法輪功學員,非常平和、善良和健康,他就更相信法輪功是對社會有貢獻、讓人身體健康、人心向善的功法。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新三才文化協會理事長張錦華,也代表主辦單位致詞。張錦華表示,現場不收錢也不賣畫,因為每一幅畫,都是法輪功學員用靈魂,用全部的生命,和大家分享一個個修煉人的故事。

張錦華也說明,中共殘酷打壓正信的修煉者,表示它還停留在中古的封建獨裁社會,未能進化到重視人權,維護自由的現代社會,這個畫展是法輪功修煉者通過影像藝術的分享,無私的廣傳身心靈健康之道,說明迫害的事實真相,凝結善良和正義的力量,一起來提升人類道德,止於良善美好。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征塵--無悔


作曲:簡雲鄉 編曲:黃文裕 

琵琶:簡雲鄉 大提琴:謝怡君 二胡:王奕心 笙:翁懿虹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篇小說:《出塵》

作者:揚帆


一片深灰色的四層小樓,互相之間用交錯的通道連接起來,望去凝重而肅穆。周圍是一大片鮮花和草坪。外面陽光明媚,空氣中混合著蟬鳴和澆灌草坪的水龍頭噴水時發出的「嘶嘶」聲。這樣的地方,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區是不可能找到的。一個財大氣粗的德國公司在這片城區東北部的開發區圈下了這塊地。在這個大院裡,寫字樓、餐廳、高級公寓,與星級客房一應俱全。

1993年,跨國通信公司開始大量湧入中國。這年夏天,我以優異的成績從國內最好的大學畢業,分配到這家外資公司做客戶培訓。辦公室寬大而整潔,辦公桌和書櫃裡仍然堆著我上大學時讀過的教材和當時買的一些古典名著以及一整套《王朔文集》。我面前攤著一本英文技術書,心不在焉地一邊翻著一邊想我最近認識的一個女孩兒--張璐。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艾蔻


十幾年前,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使我厭惡並結束了曾為之拋洒過青春歲月的軍旅生涯,跟一位老法師去尋找另一方生命中的清淨樂土。

那是南國的一座名山,寺院掩映在半山腰的青松翠竹之中。由於山勢海拔較高,白雲漂浮在行人腳下。山風一吹,陣陣松濤如潮水般發出萬馬奔騰的聲音,把山林的一切動靜都淹沒在它無邊無際的聲息裏。

剛去的時候,一切都是新奇的。由於地勢的原因,廟宇不大,除了與大佛殿毗鄰的幾間普通僧舍之外,其它的都是近年修建的二層小樓了。廟裏僧尼不多,除了法師外,只有大師兄果余和小師兄果德,再有就是年約六十左右的比丘尼果吾,和一個燒火做飯的被她那不孝順的兒子趕出家門的不知名的婆婆了。奇怪的是廟裏還養了一條叫“小行”的狗,我來的時候,就是它和大師兄果余跑到幾里外的山道旁來接我的。

山門外有一個用石頭砌成的、兩米見方的供廟裏飲水用的池子。細細的山泉順著碗口粗的竹子從高處引下來,清清的,甜甜的,帶著一種百草之甜味。那甘洌的味道,是世上喝過的任何一種飲料都不能與之相比的。用深通藥性之味的果余大師兄的一句話,是百草之精匯而成醇。後來當我看滿山遍野的山藥野草時,確感此言不虛。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來自宗教的理念,但已經普遍被人類接受。只有少數異類會無視這個千古不易之真理。

《善念結佛緣》,以一個喜劇的形式,表現兩個玩世不恭的青年走上正路。表演兩個青年的演員都是神韻藝術團的領舞,舞蹈技藝高超。天幕的背景採用高科技動態。兩個衣裝不整、行為怪異的青年走進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廟,忽然下雨了,那雨嘩嘩的非常真實的下起來,青年人一時善念起,將自己帽子戴在佛像的頭上,衣服披在佛像的身上,坐在寺廟的一角躲避風雨,徐徐入睡。他的善念感動了神佛,牆上繪畫的佛像,動了,發出歡迎的微笑。地上泥雕的神佛也「活」了起來,仙女為青年引路,神佛給青年點化。……一覺醒來,那夢中的佛國世界還歷歷在目。兩個青年人以空翻的舞蹈高難度技巧,表達他們的驚喜、興奮,他們脫掉奇裝異服,向佛頂禮膜拜。

看後讓人驚嘆,這人世間怎麼有這樣的藝術?可說前無古人。

我曾經見到過一位身份顯貴的夫人,她不斷地流淚。她對我說,這個舞劇深深觸動她的心靈。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寫在「世界法輪大法日」之際

 

文/沈容整理

【正悟網2007年5月14日】具備台灣與美國紐約州律師的資格,曾擔任美國全友電腦公司法律顧問與台灣專利代理人的童文薰,在她三十八歲的那一年,跌破律師界眾人眼鏡放下顯赫的律師光環;那時童文薰已經經營到擁有一百個律師的律師事務所所長。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錦華教授

雖然讀了四十年的書,有了令人稱羨的名聲和地位,但我卻還是像處於險象環生的峻嶺之中,一身的疲憊、兩肩的重擔,卻不知將攀向何方!

我是台大新聞所的教師,職稱的風光似乎令人豔羨,但自從父親於十年前病重,我在父親病床旁試圖勸慰卻為之語塞時,就覺悟到我雖然拿了博士學位,在著名的大學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是,我並不知道如何面對生命的結束,我所專精的人世學問在此時都失去意義。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建豪

我叫李健豪,99年的七月,考上了新竹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在這鳳凰花開之際,若你問我,四年之中所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那麼答案肯定是……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元1992年5月中,中國•北京,一件歷史大事悄然發生了……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歸的旅程 : 第一章 生命熙熙為何而來

自有人以來,不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在想著人活著的意義,該怎樣做人,在浩瀚的宇宙與無常的人生中我們究竟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們從哪裡來,又要歸向何方, ?有的人想得多,有的人想得少,多也好,少也好,千百年來,有了各種各樣的追尋和思索。

jiunting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